星巴克致癌风波越演越烈 真相简直让人“呵呵”
- 来源:未知
- 作者:chinazhongliu
- 发布时间:2018-04-10
- 点击数:
忙碌的一周开始了
先来一杯咖啡压压惊
先来一杯咖啡压压惊

什么?咖啡致癌
昨天的“星巴克致癌风波”
难道没有波及你的朋友圈
昨天的“星巴克致癌风波”
难道没有波及你的朋友圈
追本溯源,“星巴克致癌”的消息最早出现在3月30日下午,31晚上,微博上陆续出现“星巴克致癌”的消息,当日晚上21点左右,微博网友开始讨论“咖啡是否致癌”。
国内针对“星巴克咖啡致癌”的讨论,源于外媒关于星巴克等咖啡在美国加州必须标明致癌警告的报道。据路透社报道,星巴克受到裁决的主要原因是未按相关规定,向消费者展示隐藏的健康风险,而非部分公众号所说的星巴克产品被证实会致癌。还有媒体指出,不仅星巴克,本次案件中被告上法庭的还包括绿山咖啡、7-11、Kraft Food Global等90余家快餐巨头,只不过只有星巴克“背了一个锅”。
4月1日,不少专家就“喝咖啡致癌”这一说法给出科学的解释,星巴克相关负责人也对此作出了正面回应。
“星巴克致癌风波”的缘起主要是因为其内含有一种可致癌物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究竟是什么鬼?根据 IRA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分类,丙烯酰胺属于“可能对人类致癌”的 2A 类致癌物;属于 2A 类致癌物同一类别的,还有常吃猪、牛、羊肉等红肉,以及……熬夜,其实也是。
但是!
重要的是,咖啡并非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日常饮食中的油条、麻花、饼干、面包、薯片、烤肉、烤肠等都含有丙烯酰胺,简单来说,丙烯酰胺就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经过高温(>120℃)油炸、高温烧烤,发生美拉德反应后就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能让食物变得焦黄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不瞒大家说,丙烯酰胺的确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并且能够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婴儿早期发育,危害男性生殖健康。不过,这些致癌性也是只是“疑似”,只是某些特殊职业人群可能因为大剂量的接触和摄入会造成神经损伤。那么问题来了,喝多少咖啡才会致癌呢?
根据以往研究数据,姑且用最保守的数字来估算一下——
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2.6μg*50=130μg,也就是10kg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煮咖啡丙烯酰胺平均剂量 13μg/kg)。
下面来看下常食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观察上图不难发现,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如速溶咖啡,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以及早餐谷物类食内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
回到话题,咖啡含有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有致癌可能性,但这绝不意味着喝咖啡就致癌。“咖啡致癌”说法最早出现在1991年,但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文特别明确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险性,只要别太烫就行,因为如果习惯长期喝 65℃ 以上的热汤、热茶,包括热咖啡,是被确证容易增加得食道癌的风险的。
如此看来,“咖啡致癌”的说法我们还真的需要理智对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避开丙烯酰胺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注意下这些小细节就可以了: